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朗读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是刘黻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佛各有门,托言深入山。
一探寂灭宗,一透船汞关。
菩提司非树,刀圭诧灵丹。
槁形付尘幻,蜕骨冲飞翰。
咄咄亦奇事,讵惮力到难。
儒先著有训,整辔皇路安。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仙佛之道和世俗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道法和人世间事物的思考和感悟。诗中通过使用许多隐晦的象征和比喻描绘了这种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和修辞手法,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 "仙佛各有门,托言深入山。" 诗人表达了仙佛之道各自有其修行的途径,而世俗人士也有自己的追求。"深入山"指的是人们追寻真理的过程。
- "一探寂灭宗,一透船汞关。" 这句表达了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意义。"寂灭宗"指的是佛教中关于世界的无常和空灭的教义,而"船汞关"则指的是道教中修炼炼丹的方法和过程。
- "菩提司非树,刀圭诧灵丹。" 这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菩提司非树"意味着菩提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树木,而是心灵的觉悟;"刀圭诧灵丹"则指的是通过刀和圭(砂金)来制作灵丹,暗示了修道的困难和艰险。
- "槁形付尘幻,蜕骨冲飞翰。" 这句诗意深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物质世界的虚幻。"槁形付尘幻"意味着人的身体最终会化为尘土,是一种幻象;"蜕骨冲飞翰"则指的是脱胎换骨,飞升仙境的意象。
- "咄咄亦奇事,讵惮力到难。" 这句表达了修行之道的神秘和困难,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才能达到目标。
- "儒先著有训,整辔皇路安。" 诗的最后两句表明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于人们修行有指导作用,而整理好马车的缰绳则暗示着皇家道路的安全。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诗人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仙佛之道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追求。它展示了对修行道路的探索和困难,以及儒家经典对于人们修行的指导作用。这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展示了刘黻独特的诗词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朗读
()

猜你喜欢

南州一雨六十日,所至川源皆汎溢。黄河适及秋水时,夜来决破陈河堤。

河神凭陵雨师借,晚未及晴昏复下。传闻一百五十村,荡尽田园及庐舍。

()
北江二月政春寒,初见桃花喜未残。
腊月潮州见桃李,元来不作好春看。
()
寒冰初泮。
岭头一朵香苞绽。
菡萏如画真堪羡。
休逞随风、柳絮垂金线。
()

暮年丛薄寄鹪鹩,搔首巡檐岁月销。留与后人还要否,一轩松竹冷潇潇。

()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妻曰:“公宜速去。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妻乃归酃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

()

岩岩太湖石,与结终身契。勿学市道交,风波起平地。

()

山月明空隙,庭柯下槁乾。
沈沈僧夜静,漠漠雁天寒。
梦境愁偏隔,诗情老易阑。

()

既巳明珠随口散,谁能明月绕身飞。何时接得裁文锦,送与毬儿作舞衣。

()
高堂终日雨潺潺,却着重裘尚薄寒。
风雨似秋君莫怪,客愁天色两相关。
()

亸袖无言檀注小,窗前曾见微行。隔窗闻唤侍儿名。

风飘莺语脆,故是向人声。

()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

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
行云佩姑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

()
穷居少人事,落落仍寡偶。
晨曦入茆檐,和气生户牖。
拥褐还负暄,看云更搔首。
閒哦陶令诗,饥肠作雷吼。
()

十年不作还家梦,荒草深深锁行扉。
无主落花随水去,有情滂鸟劝人归。
儒冠寥落风流减,客路凄凉故旧稀。

()

小小茅居傍野桥,青灯一点度元宵。
新诗多在景中得,宿酒都从睡里消。
绕舍菜滋春后雨,过门船趁晚来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