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元代。尹志平。闻说修行,千差万别难依据。真空路。何人得趣。撒手堪归去。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心开悟。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
《点绛唇·闻说修行》是一首元代的诗词,作者是尹志平。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说修行,千差万别难依据。
真空路。何人得趣。撒手堪归去。
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
心开悟。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探讨了修行的主题,表达了修行之路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修行者在追求境界时所面临的选择与归宿。
诗的开头,作者谈到修行的种种言说,指出修行的方法千差万别,难以依据。这句表达了修行之道的多样性和个体化,每个人所选择的修行方式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
接下来的两句,“真空路。何人得趣。撒手堪归去。”意味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空、超脱尘世之路上,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得到乐趣。修行之路并不容易,其中需要放下世俗的执着和纷扰,这使得修行者很难回头。
下一句,“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强调了修行的艰巨性和持久性。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和努力。而达到功德的境界需要经历三千次修行,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表明修行的艰巨性和要求。
接下来的两句,“心开悟。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描述了修行者修身养性后所能达到的境界。当修行者心智开悟之后,就能够自如地行走于世间,达到逍遥自在的状态。最后一句“应过天仙举”,意味着修行者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尘世的局限,接近于神仙的层次。
整首诗词通过对修行的描绘,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复杂性,以及修行者在追求境界时所需要面对的选择和放下。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修行者通过努力和开悟所能达到的逍遥自在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送朱大行。明代。徐渭。九霄万里浩无边,黄鹄才飞隔紫烟。子羽岂无修郑手,贾生原有去梁缘。过逢寒士绨袍解,告别先公墓草芊。若到禅斋问灯火,夜深如待旧人然。
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 其三。清代。孟邵。华表遥遥鹤有灵,忠魂常绕浣花亭。十年几度祠前过,廿六人同重汗青。
倦寻芳(林钟羽花翁遇旧欢吴门老妓李怜,邀分韵同赋此词)。宋代。吴文英。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闭孤燕。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翦。听细语、琵琶幽怨。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寄余温卿。宋代。王安石。云散风流不自禁,天涯无路盍朋簪。空驰上国青泥信,谁和南山白石音。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终回一命翩翩驾,独过稽山锻树阴。
次韵寄乡友 其二。元代。吴当。风尘冉冉似蓬飘,犹有衡门拥艾萧。锦里几家红叶树,华峰千仞碧云标。晓因童子坡头牧,夕约邻翁谷底樵。秋月春花随地有,归来莫待楚辞招。
曲阜道中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到处苑檐借隙光,共瞻晴日上扶桑。缓沿泗水寻真脉,老愧斯文在圣乡。心醉阳和疑卯酒,梦回花鸟忽宫墙。庸知人事非天意,百尺竿头道路长。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宋代。黄庭坚。渐嘉楼外花,嘉赏亭边柳。作者归山丘,今春为谁有。千秋万岁後,还复来游否。
张旧蚊帱。唐代。元稹。踰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已矣长空虚,依然旧颜色。裴回将就寝,徙倚情何极。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隙穿斜月照,灯背空床黑。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平生贫寡欢,夭枉劳苦忆。我亦距几时,胡为自摧逼。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燋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
乙酉春日寄方知晓。宋代。江南雨。春正芳信至,思绪亦纷纷。文作竹梅咏,心仪鸾鹤群。兰香容沁骨,天意使逢君。竟日劳鱼雁,瑶音相与闻。
浪淘沙 岁暮风雪客邗江,同家安士作。清代。徐釚。残腊北风骄。雪压江潮。愁多怕听广陵涛。冻折梅花香梦冷,且度寒宵。孤雁叫江皋。归路萧条。玉钩斜畔影空遥。记取廿桥明月夜,几处吹箫。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唐代。刘长卿。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方孺人挽词。宋代。周必大。处士诗名满古今,外家文采切星辰。中郎有女曾传业,武子趋庭更慰人。谖草正开堂北向,扶桑莫返日西沦。可怜寂寞湘江路,燐走萤飞翠柏新。
寄黄锦章教授。明代。吴与弼。同安烟柳杂晴川,江夏清风十丈莲。此日相思头总白,几时重泛剡溪船。
前汉门 樊崇徐宣。唐代。周昙。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