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形仪淡如,胸腹空虚。懒不学佛,钝不知书,静应诸缘而无外,默容万像而有余。齐物而梦蝶,乐性而观鱼。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与佛陀合而为一,以写真求得称赞。
形象举止淡然宛如空虚,内心空灵无物。
懒散不学佛法,愚钝不涉书籍。
静心应对周遭的一切事物而不受外界干扰,
默默容纳万物的形象而不为其所限制。
心境像水面上的齐物,却梦见了一只飞舞的蝴蝶;
快乐的本性使其欣赏游动的鱼儿。
然而,禅修者意识到自己与这些物象不同,
他说:“那只蝴蝶固然是我,然而我并非那只蝴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修者对自我与外在世界的观察和领悟。禅修者以写真求得称赞,意味着他将自己与佛陀融合为一,追求心灵的境界。他的形象举止淡然宛如空虚,内心空灵无物,与外在世界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他不追求学习佛法,也不追求书本知识,而是通过静心应对周遭的一切事物,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
禅修者默默容纳万物的形象,体验着万物的存在,但他并不被这些形象所限制。他观察齐物与梦见蝴蝶的对比,表明他认识到自己与外在世界的不同。他欣赏游动的鱼儿,体验着快乐的本性。然而,他同时意识到自己是超越这些物象的存在,他并非被这些形象所定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禅修者的修行状态和对自我与外在世界的思考,表达了禅宗的禅理观念。禅人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通过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矛盾与超越,展现了禅宗对于真实自性与世界的理解。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宋代。学士院。上穹昊天,日星垂曜。照临下土,王国是保。维玉兴帛,寅恭昭报。永左右之,钦若至道。
别诸周二首。宋代。陈与义。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卖花声。清代。何振岱。楼阁上晴曦。春睡浓时。琐窗忽地揭帘衣。知道玉蕤残梦转,甚恁沉思。苔径屧痕非。人影天涯。隔花镇日掩双扉。望断云帆山外暝,燕也归迟。
钓台。明代。黎民表。垂纶人去后,楼阁缅纵横。龙卧沧江晚,鸿冥芳草生。水犹喧野碓,风自落柴荆。物色真虚事,知君不重名。
东园徐君送藕栽戏呈短句兼求碧桃。明代。边贡。玉藕根移玉井高,感君分赠谢君劳。书生见惯秋江色,且向名园问碧桃。
戴太守。明代。佘翔。木兰陂上白云多,泪满当年旧薜萝。谁道扁舟堪尽兴,垆头今已邈山河。
送福建张比部。宋代。王安石。画船箫鼓出都时,万里惊鸥去不追。却望尘沙应驻节,会逢山水即吟诗。长鱼俎上通三印,新茗斋中试一旗。只恐远方难久滞,莫愁风物不相宜。
秋怀三十六首。宋代。邵雍。明月生海心,凉风起天末。物象自呈露,襟怀骤披豁。悟尽周孔道,解开仁义结。礼法本防奸,岂为吾曹设。
谪官出京有怀二亲。明代。饶相。马度燕关细雨侵,青山万里白云深。思亲有负过庭训,顾我真惭题柱心。十载班行成幻梦,一生身世任浮沉。南行未遂南归志,目断归鸿泪不禁。
明皇卧吹笔图。元代。宋无。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漫道九重宫殿远,岁曾掩得外边声。
贫居即事。宋代。陆游。守道常违俗,存心不愧天。终年饥过半,动步谤居前。力倦少行立,气昏多睡眠。今宵风月好,扶杖到溪边。
瑞岩。宋代。刘克庄。金碧千间尽,惟庵免劫灰。佛归何国去,僧自别峰来。巨石神鞭至,悬崖帝凿开。幽寻情未已,木杪夕阳催。
仲春释奠燕集存道斋分韵得天字。明代。袁华。于穆素王庙,层构何岿然。时维中春月,释奠加豆笾。牺尊酌醴齐,鸾刀割牲牷。陟降礼有序,对越神在天。竣事既彻俎,朝暾曜芳鲜。坛杏炫积雪,池藻扬轻涟。鲁叟圣人胄,幽斋肆方筵。献酬仪秩秩,论辨言便便。浩唱发清响,希声寄朱弦。明时崇礼乐,安车政徵贤。